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看上去不动声色的腾讯,其实早已织了张大网|大公司如何做AI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1-23    点击数:1783
对于AI这类下一个时代的基础性技术,互联网大公司不可能在布局上缺位,很多人以为腾讯在AI上无所作为,其实很多产品你早已经用上,只是直到几天前这家公司才把自己的AI 战略蓝图放出来。
看上去不动声色的腾讯,其实早已织了张大网|大公司如何做AI

从AlphaGo到Master,就算你把脑洞拉扯极限,用人工智能下棋在商业变现上也没有多大空间,这件事的成功之处在于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Google完成了AI 领域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次公关。但当人们要看具有商业价值的东西,关注的还是Google的无人车,以及用AI实现精准的广告这类应用层面的东西。

从这儿说到国内的互联网巨头腾讯身上,人们在AI上对腾讯有所期待,是因为一家搜索引擎公司或许能获取充足的大数据量,但一家社交公司不仅有数据,更有让AI应用落地的土壤,那就是触达用户和连接服务的能力。

现如今被视为最具入口性质的语音助手,大多要扎根在社交软件里方能触达用户和收集大数据,而中国用户活跃量最庞大的两个社交工具微信和QQ ,恰恰都在腾讯旗下。但跟Google相反,腾讯对AI的布局甚至低调到令人困惑。

迄今为止,这家大公司首次对外谈及整体的人工智能战略布局,还是在今年1月6日腾讯研究院的年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姚星一段半小时左右的演讲后,去年4月份成立的腾讯AI Lab才算是正式面世了。目前这支队伍由30多位科学家组成,多数为海外归来。

腾讯在AI上的低调背后有两层原因:一方面,虽然大公司的研究部门都会对前瞻性技术做提前布局,但腾讯的特点是在商业上极其务实。在Google、微软、百度、腾讯、阿里这一长串科技巨头里,腾讯对AI的布局实在算不上早,技术储备也不抢眼。

另一方面,其实早在几年前腾讯跟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基础性技术研究,并探索AI的应用。但不同于百度把AI相关业务都集合到百度大脑项目里,腾讯在AI方面的动作都是围绕各块业务出发,因此曝光看上去比较分散,目前可见的项目更多集中在腾讯云和微信。

36氪对腾讯的AI战略做了以下梳理:

腾讯人工智能战略的技术和产品切入口是什么?据姚星透露,腾讯AI在技术的探索上专注于四个垂直领域:

  • CV(计算机视觉)

  • ASR(语音识别)

  • NLP(自然语言处理)

  • 机器学习

上述四大基础领域,各自又会延伸到更垂直细分方向:在计算机视觉领域除了传统的图像处理,还会引入AR增强现实技术和空间定位技术;语音除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动翻译的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方向,会延伸到聊天机器人,甚至监督类机器学习和增强学领域。

将这些技术与腾讯的产品矩阵相结合,腾讯AI最终会落地在四大类产品上:

看上去不动声色的腾讯,其实早已织了张大网|大公司如何做AI

  1. 内容AI:腾讯会在内容类产品和搜索引擎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做个性化推荐。内容AI是必做的一块,如今阿里甚至58等巨头都在通过做内容提高粘性,拉动自身主营业务的增长,这里面个性化推荐是一项标配的技术今日头条和即刻等内容资讯产品早已有这类实践;

    更有趣的是腾讯做搜索引擎的计划。BAT中的百度垄断搜索引擎已经有十几年,腾讯和阿里几乎没有可能在搜索上占到任何便宜,但随着AI技术的接入,这个宝座有了易主的可能,而腾讯最大的帮手就是一直在追赶百度的搜狗。王小川多次表示,未来通过输入关键词获得一堆链接的搜索方式将被颠覆,基于AI 技术的搜索引擎,将为用户直接提供答案。早在2013年腾讯就以4.48亿美元获得搜狗36.5%的股份,如今持股比例已上升至45%,取代搜狐成为搜狗最大单一股东。此外,腾讯先后将搜搜、微信搜索、QQ输入法等大量资源整合给搜狗,并促成了搜狗和知乎在搜索层面的合作。日前搜狗已经放话出来,移动端搜素将在三年内赶上百度。

  2. 社交AI:腾讯的微信和QQ空间平台,未来可能会推出聊天机器人和智能助手。事实上,早在2015年腾讯就推出过一款名为“小微”的聊天机器人,小微会以自然语言的方式跟人沟通,相对于目前接入微信的小冰等外部产品,这个“亲生子”能获得腾讯的社交大数据,更重要的是能直接打通到微信支付的环节。不过作为平台,腾讯对其他品牌的人工助手未来是否会真正持开放态度还不好说,毕竟2014年微信就曾“封杀”过小冰一次。

  3. 游戏AI:这会是腾讯最具差异化的AI应用领域,在目前有足够财力和数据量研究AI的大公司中,只有腾讯将游戏板块视为核心业务。将AI引入游戏会衍生出很多新玩法,姚星提了个设想,既然如今AlphaGo都能跟人下围棋,那么或许有一天LOL就能有AI参与世界竞赛跟人对战。

  4. 工具AI:将AI工具以API形式开放,是最直接的变现路径。对于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的中小企业,腾讯可以把自己的AI技术打包成to B的产品直接卖。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学习平台的能力等,都可以作为产品输出。腾讯云已经在做这件事。去年12月26日,腾讯云发布了7项人工智能云领域的服务,分别是人脸检测、五官定位、人脸比对与验证、人脸检索、图片标签、身份证OCR识别、名片OCR识别。

    更早半年,腾讯云发布了大数据服务平台“数智方略”,这是个to B的超级技术包,拆开了看,“数智”的部分包括机器学习引擎,数据提取、处理分析、报表展示、客户画像、机器学习等大数据应用;方略提供开放通用的数据应用及分析服务,包含了用户洞察分析、区域人流分析、云搜、文智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服务、机智机器学习、机器翻译、通用推荐等服务。

那么这些听上去很复杂AI技术怎么帮腾讯赚钱?

举个例子,在目前腾讯最有盈利潜力的游戏和广告业务上,应用宝使用过腾讯AI工具类产品数智方略的推荐功能后,广告下载转化率提升超过49%,游戏下载转化率提升超过38%。靠精细化运营来提升效率,背后都是收益,这才是互联网下半场的玩法。

不过这块市场上腾讯云的对手也已经出现了,那就是阿里云。这两家公司同样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据、用户画像能力,同样将客户群设定为缺乏足够技术能力的中小企业,也同样具有一批依附于自身生态的公司。

在陆续放出上述产品之前,腾讯已经对AI做了多年技术积累,依据不同方向分散在多个实验室:

2012年,隶属于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的腾讯优图实验室,就开始在人脸识别、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前瞻性技术做提前布局。目前已经为QQ空间、腾讯地图、腾讯游戏、水印相机、天天P图等50多款产品提供图像技术支持。微众银行采用的互联网人脸核身技术也来自于优图实验室。2015年,优图以99.65%的成绩刷新了国际权威人脸识别数据库LFW的纪录,超越Linkface、Face++、Facebook及Google等团队。

2015年11月,微信与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了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由该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杨强负责,重点在机器人、NLP(神经语言程序学)学习、数据挖掘和语音识别等方向展开合作。

同样在2015年,腾讯成立了智能计算与搜索实验室,主攻搜索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领域。该实验室的产品成果有上文提及的云搜和文智,此外,也应用于微信、QQ、QQ音乐、QQ视频等产品。

另有微信北京研发中心,负责开发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语音合成、音频指纹、语义理解、数据挖掘等技术,已经转化成产品功能的微信语音转文字、声纹识别、摇一摇,都是这个部门的成果。

相对于其他技术巨头,腾讯布局AI的优势在哪儿呢?

人工智能的落地需要一个触达用户的入口和使用场景。显而易见,不是每家公司都像苹果一样,造出了最受追捧的手机,能顺势把Siri塞进去推到你面前。不甘心的亚马逊尝试着做了个Echo,让市场看到了Echo占领智能家庭入口的潜力。但做硬件是太苦的活儿,这样的成功案例又能有几家?

更多找不到大流量入口和场景的大小公司,还是需要把自己的根扎入某个生态平台,特别是高频高粘性的社交平台,而这个领域几乎被微信垄断。微软小冰团队曾对36氪表示,正因为微信有中国人最全的社交数据,让小冰进驻微信训练,这件事具有必要性。除了小冰这类巨头旗下的产品,更多创业公司做的智能客服的使用场景,也扎根在微信公众号里。

让我们设想下,当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下一代的交互方式,仅时刻准备着为微信端商家提供to B服务的AI企业,能有多大潜在市场呢?截至去年四月,微信上已经有超过1000万个公众号,这些都可以是它们的用户,或者,也可以都是微信一家的用户。进可攻退可守,全看腾讯日后对平台的开放尺度如何把握。

在更多公司嫁接场景的诉求背后,微信的话语权在进一步上升。

张小龙当年或许没想到有一天连接一切的微信,还能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交互入口。在这个风口兴起时,微信超过8亿的用户量已经躺在盘子里等着腾讯去开垦。更重要的是,那些AI能力的企业终归需要变现,而在腾讯和阿里的场景里,支付这一环已经打通了,这或许也就是腾讯在AI上显得不那么着急的原因。

就像一年前行业里常提的“互联网+”一样,人工智能日后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形态会是“AI+”。AI会成为一种类似于水电煤的基础设施,扭转整个商业社会运行的方式。在这个赛道里,数据、场景和人,这三大能作为分水岭的要素,腾讯都不缺。对于腾讯和阿里这类平台企业,如何制定自己掌控的江湖里的游戏规则,让更多小公司顺利入局依附自己,将是决出胜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