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剑走偏锋,但又何必借人光芒?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2-06    点击数:2145
小米 MIX 引发了热议之后,网络上一度出现了数张与其风格非常近似的新机谍照。事后小米否认了这是所谓「MIX mini」的说法,接着 ZUK 终于站出来「认领」,确认它其实是自己旗下继 Z1Z2 Pro 和 Z2 之后的第四款产品 — 没有曲面但依然取了个大家都熟悉名字的 ZUK Edge。光看这个单字应该就能猜到,屏幕设计会是该款设备最大的卖点。那除此之外别的方面,它的表现又如何呢?想知道的话,就来听听笔者的体验心得吧。


外观、手感及做工





虽说 Edge 的事前预热宣传有意无意都在往小米 MIX 身上靠,但其整体的设计风格,其实还是跟 ZUK 之前的产品一脉相承的。如果简单用一句话概括,Edge 实际上就是额头、下巴压扁,然后把后盖玻璃拍平的 Z2 Pro。其机身从正面看会显得有点矮矮胖胖(高宽是 142.9 x 74.5mm),但如果拿来跟别的 5.5 吋手机一比,就会发现它其实还是要小上一号的。

不过尽管如此,Edge 的握持感依旧谈不上出色。这一方面是由于平面背盖的天生劣势,另一个原因则是侧面层次过于复杂(中框表面、两条切边、两层塑料保护圈再加前后两块玻璃)所导致的断落刮手感。此外,双面玻璃材质的运用,一定程度上也「夸大」了设备重量在手上的感觉。对 Edge 的尺寸来说 160g 其实算不上重,但拿在手里存在感还是挺强的。


Gallery: ZUK Edge 测评 | 24 Photos



为了更好地凸显出中间的屏幕区域,ZUK 除了收窄上下两部分以外,还在指纹辨识 / Home 键上动了点别的脑筋。按照官方说法,Edge 实现了「正面的镜面一体化」,盖板玻璃上没有开孔,一眼望过去,就只有隐隐能看见但还摸不到的一圈银环而已(黑色版是这样,白色版的金环会相对明显一点)。类似的概念,小米 5s 也有尝试过,但他们为了让超声波模块能够正常工作,最终选择了在外侧挖一个碍眼的坑让手指表面进入到模块的有效范围。而 ZUK 的解决办法就比较巧妙,他们把凹槽挖在了玻璃背面,然后将指纹芯片藏入其中,从而保留了玻璃外侧的视觉、触觉完整性。

要实现这种效果,前提是辨识模块要做得足够小。而厂方虽然没有公开,但不出意外的话,Edge 所用的应该是汇顶科技的 IFS 技术(Invisible Fingerprint Sensor)。而就体验来说,这套方案不论在美观程度还是稳定性上,都比小米那套来得要好。尽管少了超声波这个噱头,但实用性上去了许多。不过,在「镜面一体」之后,ZUK 所谓的 U-Touch 交互方式也不可避免地简化了一些。在 Edge 上你只能轻触返回、长按回主界面、左右滑动切换最近应用,所有原本要把 Home 键按压下去的操作都被去掉,用起来可能会少一些踏实感。

屏幕





在前一部分笔者已经提过,超高的屏占比(官方宣称 86.4%)首先保证了 Edge 能给人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而就具体的观感来讲,这款由天马生产的 5.5 吋 1080p LCD 面板,亮度表现尚属不错,色温偏暖,可能会让有些人觉得过黄,整体的色彩「口味」在 AMOLED 当道的市场中算是比较清淡的了。

但不管怎么说,Edge 在屏幕占比这一项上的加分实在太多,尤其是看片时,很容易就能让人忽视屏幕的某些短处。说到这个,笔者不免会有些贪心地想,要是能把底部那颗一般般的扬声器升级成正面双喇叭那可就够力了(ZUK:喂喂,这样就没法兼顾屏幕占比了啊!)。

相机





在拍照这部分,Edge 的规格算不上多出彩,看起来它应该是照搬了 Z2 的那套配置方案,即 13MP 的三星 ISOCELL 感光元件加 f/2.2 光圈镜头和 5P 镜片的组合,而且补光灯也不是双色温。具体到表现,跟 Z2 相比 Edge 的白平衡准确度高了不少,色彩偏向真实自然,但过曝、高光溢出的缺陷依旧存在。此外,它的解析力也颇为一般,尤其在夜拍时细节丢失得很严重,噪点和亮度控制得还好,但总体而言成片经不起细看。


Gallery: ZUK Edge 实拍样张 | 48 Photos



就速度来说,对焦和拍摄后的储存基本上都没什么拖泥带水。自拍的效果最多只是堪用,美颜的自由度相当有限。Z2 Pro 上相机周围容易嵌进毛灰的问题还是有,拍照前还是得多加注意。

系统





ZUK 在 Edge 发布的时候,曾表示会在农历新年前为这款手机推出基于 Android 7.0 的 ZUI 2.5 系统。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跳票,目前新版本仍在内测之中,所以笔者只好先用已升级的 Z2 Pro 体验,借此来谈谈多了哪些变化。首先在视觉上,ZUK 放弃了锁定屏幕中只可显示方形「画框」的形式,也为使用者提供了全屏幕显示的选项。而在功能上,随 Nougat 而来的分屏特性算是意料之中,与此同时用户也可以对屏幕画面进行录制。不过个人觉得最实用的,还是相机的手动模式(这个在 Edge 的 ZUI 2.3 里倒是本来就有),对会拍的人来说,至少多了个弥补拍照不足的机会。

在评测 Z2、Z2 Pro 的时候,设备会不会有 Cyanogen OS 的版本还没个定论,但时至今日,随着这套定制系统退出历史舞台(加上 ZUK 自己好像对海外市场也不怎么上心),大家也总算是彻底断了念想。而且不光如此,ZUI 本身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是很明朗。因为 Lenovo 已经说过接下来只会有 Moto 这一个手机品牌,那 Edge 成为 ZUK 最后一款产品的可能性已经相当之高。既然如此,以后软件团队的工作想必是会以 Moto 为先,不管是抽调人手去开发那边的系统,还是干脆直接移植 ZUI,ZUK 原有的这几款手机,适配的优先级是不可避免会被往后排的。而这对玩机的人来说,应该是很在意的一点吧?

性能及续航力





在 ZUK Edge 上你可以找到现阶段旗舰机的标准配置:2.35GHz 的 Snapdragon 821 芯片 + 4GB / 6GB RAM + UFS 2.0 存储。就体验来说,基本上也是符合预期,各种操作、切换、游戏的流畅度都是颇为不错的,而且对发热的控制也还算比较理想。比较遗憾的地方在于,跟 Z2 和 Z2 Pro 一样,Edge 也依然没有配备 NFC 模块。


Gallery: ZUK Edge 跑分 | 7 Photos



至于续航力,标准化的视频循环在这款手机上能持续 9 小时 20 分钟。笔者惯用的三小时测试后,3,100mAh 电池余下的电量为 47%,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保险起见还是得带着移动电源出门。充电速度方面,Edge 也还是跟 Z2 系列一样,并没法达到 QC 3.0 的水准。无论用标配的 5.3V 2.5A 充电头还是其它 QC 3.0 充电头,通过 USB 3.1 Type-C 插口充电,功率最高也就在 11W 左右。半小时能充到 40%,完全灌饱则需要近两个小时的时长。

竞争对手





其实在目前的这批 S821 旗舰机里,主打高屏占比的产品并不多。小米 MIX 是一个,但其价格高得多而且产量很少。所以单单看重这一点的话,售价 2,299 元起的 ZUK Edge 好像基本上没什么对手。当然啰,大多数消费者肯定还是以综合质素为衡量标准。若是这么算,给 Edge 造成最大威胁的应该还是在这部分常被笔者提到的一加 3T。尤其在拍照和充电速度上,3T 的优势相当明显,而这两点现如今可是被许多人非常看重的。

另外,素有「最平价 S820 手机」之称的同门师兄 Z2,现在的价格差不多只有 Edge 的一半。尽管其尺寸是小点,但同样有双面玻璃这一不少人心水的设计,而且续航明显更好,可能对初试 ZUK 这个品牌的人会更有吸引力吧。

结语





前面也说了,Edge 很有可能会成为 ZUK 这个品牌的收官之作,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这款手机的表现论完美谢幕可能有点抬高,但其大胆的正面设计,相信还是值得我们用力鼓掌的。在硬件难以拼出胜负的前提下,Edge 凭借着正面高占比屏幕 + 隐形指纹这一「面」之长,成功树立起了自己的差异性。虽然拍照、续航令其无法成为一款好的「水桶」,但只要能满足那些追求观感冲击力的人,其实也已经相当不错了。

回头看看,无论是 ZUK 还是 Moto,其实去年都推出了一些特色鲜明的产品。但问题是,相应的口碑却一直没有上来,而笔者坚信这跟联想长久以来招人反感的营销策略是有不小关系的(什么嘲讽 Note 7、开车压小米之类的简直了...)。接下来不管 ZUK 品牌的未来如何,个人都希望看到联想能在这上面做出调整。能做出好东西、还敢打价格战的前提下,就别没事瞎砸自家的招牌了。